WFU

精選文章

衛教文章列表

作者:陳俞名醫師 腦中風 「談笑用兵」四字訣判斷腦中風 要怎麼保養頸動脈來預防腦中風? 隱形殺手「高血壓」的三大迷思 腦中炸彈準備爆?腦動脈瘤你該知道的事! 頭痛 頭痛一邊就是偏頭痛嗎 ? 你還在忍耐頭痛嗎 ? 偏頭痛有預防藥物可以改善...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2025全球疼痛峰會心得

 作者: 陳俞名醫師




難得有機會受邀參加全球疼痛峰會,學習最新的疼痛知識,參加醫師多來自亞洲還有墨西哥,專長都是與疼痛密切相關的專科,如神經科、麻醉科、風濕科、骨科等。




原本抱著來吸收一下疼痛新知的心態,不過講者出乎意料,都是高水準的教授講者並且目前都還在臨床執業,還出現NEJM的作者新陳代謝科醫師Solomon Tesfaye,內容不打高空有料,感謝暉致藥廠的用心籌備。以下隨寫一些參加心得:
  • 國際疼痛研究學會把疼痛分為「傷害性疼痛」、「神經性疼痛」和「神經可塑性疼痛」三大類,會議中很重要重複帶入的觀念是 : 很多疼痛是呈現混有這三大類任何特色的混合性疼痛,可以考慮針對不同機轉的治療併用。 


  •  多模式的治療: 大概所有疼痛相關會議都講到爛的觀念,只要是疼痛的研究,安慰劑的效益都很強大(四五成都有效),但以病人角度而言,不管黑貓白貓都是好貓,能讓病人疼痛改善的治療都是好治療。
  • 疼痛科Bart Morlion教授在工作坊中,問個別醫師臨床個案治療處置,不管大家回答甚麼,他一定接著問: 「你相信這個治療嗎?」,再來問「你有多少證據支持這個治療的效果?」,在他這兩大刀下去,其實很多介入性處置站不太住腳。Rainer Freynhagen教授也說不是介入性處置沒有效果,而是需要好好地「Selection、Selection、Selection」適當的病人做 (跟房地產的金律Location、Location、Location一樣)
  • Pregabalin可能會有成癮性,在物質濫用或多重用藥的病人使用上要注意。
  • 慢性疼痛病人帶著治癒的希望來找你,他手中拿著十幾頁密密麻麻的疼痛病史還有曾做過的治療經驗,你應該做的,是好好地和病人溝通,降低他對你要給予他的疼痛治療期待,比較實際。




疼痛治療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而是介於證據與信念、臨床經驗與病人期待之間的拉鋸。學習、學習、再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