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4年1月7日 星期日

隱形殺手「高血壓」的三大迷思

 作者: 陳俞名醫師




身為神經科醫師,我在臨床工作中常遇到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是一個常見但常被忽視的疾病,它不僅影響心血管健康,還可能對大腦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影響,例如引發腦中風、認知退化,甚至失智。但是高血壓的許多錯誤迷思,常阻礙人們有效治療。這篇文章,我將解釋高血壓的三大常見迷思,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和管理高血壓,進而保護自己的腦血管健康。


迷思1:血壓超過140/90毫米汞柱才算高血壓





一直以來,許多人以為只有當血壓超過140/90毫米汞柱時才需要擔心。然而,隨著醫學研究的進步,這一傳統定義已經被更新。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血壓超過130/80 毫米汞柱就應被視為高血壓。這一改變非常重要,即使是稍高於正常範圍的血壓,也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特別是在中老年人群中。

目前建議量測「居家血壓值」,因為在醫院量的血壓,往往因為天氣、心情、走路完而偏高,甚至有人一看到醫生緊張血壓就開始飆高,這就是所謂的「白袍高血壓」


迷思2:高血壓的症狀很明顯





另一個普遍的誤解是,許多人認為高血壓會有明顯的症狀,如頭痛、頭暈或心悸。但事實上,高血壓通常是沒有症狀的,特別是在早期的階段,許多人長時間患有高血壓而自己不知道,等到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發生了才驚覺,這就是為什麼高血壓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長期未控制的高血壓不僅會損害心腦血管,還可能傷害到腎臟和視網膜。


迷思3:血壓控制好了,就可以自行停藥





有些患者在服用降血壓藥物和調整生活習慣後,好不容易將血壓控制到正常範圍後,就認為不再需要藥物而自行停藥。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誤解!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通常需要終身服藥控制,突然停藥可能會導致血壓急劇升高,讓先前控制良好的血壓功虧一簣,增加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

即使血壓暫時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也必須嚴格遵守醫生的治療計劃,跟醫生討論自己的治療偏好,千萬不要擅自停藥,將自己暴露在不必要的風險下!


如何有效管理高血壓?


除了破解上述迷思外,要控制好高血壓包括以下幾個重要方面:





1.定期監測血壓 : 即使在服用降血壓藥,也需要定期監測血壓,以評估治療效果並適時調整治療方案。自我監測血壓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壓變化,並在必要時及時求醫。建議在居家安靜的環境下、放鬆坐姿且手臂放平時進行測量,以獲得最準確的數據。

2.調整生活方式 :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控制高血壓的基石,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保持健康體重、限制鹽攝入量(不要吃太重鹹)、減少飲酒以及避免吸煙

得舒飲食是有效降低血壓的飲食方法,採用瘦肉、低脂乳製品和全穀物以及豐富的水果和蔬菜,增加膳食纖維的均衡飲食。

3.服藥依從性 : 有服用降血壓藥的患者,按時服藥並遵守醫囑是控制血壓的關鍵。患者應避免隨意更改劑量或停藥,並應與醫生保持定期溝通(定期回診),以確保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定期健康檢查 : 定期的健康檢查可以幫助及時發現和治療高血壓,以及高血壓相關的其他健康問題,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腎功能異常等,台灣為40至64歲的民眾提供每3年1次的免費健檢,民眾不要喪失自己的權益!

5.壓力管理和充足睡眠 : 持續的壓力和睡眠不足都被證實會對血壓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找到屬於自己的壓力管理方法,如運動、瑜珈、正念、娛樂及培養愛好,都是減壓的好方法;另外,刻意維持充足的睡眠時間對於控制高血壓也非常重要,怎麼樣才算是充足的睡眠時間呢?睡眠的需求因人而異,成年人建議要睡足7個小時,至少要睡到早上醒來時有充飽電的感覺,不會覺得很疲憊沒精神。


結論


我呼籲大家認真對待「高血壓」。請定期監測你的血壓,並遵循醫生的建議,包括規則服藥和定期健康檢查。改變生活方式,如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壓力管理和保持充足睡眠,都是控制高血壓的重要手段。請記住,預防永遠勝於治療,不要再擔心自己心肌梗塞或腦中風而沒有任何作為了,積極管理你的血壓,是保護自己遠離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一步。藉由破解迷思、採取積極的健康管理,高血壓的治療和管理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患者、家庭和醫療團隊的共同努力!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2.Liu, M. Y., Li, N., Li, W. A., & Khan, H. (2017). Association between psychosocial stress and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Neurological research, 39(6), 573–580. https://doi.org/10.1080/01616412.2017.1317904
3.Sá Gomes E Farias, A. V., de Lima Cavalcanti, M. P., de Passos Junior, M. A., & Vechio Koike, B. D. (2022).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deprivation and arterial pressure variation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Sleep medicine: X, 4, 100042. https://doi.org/10.1016/j.sleepx.2022.100042
4.Watson, N. F., Badr, M. S., Belenky, G., Bliwise, D. L., Buxton, O. M., Buysse, D., Dinges, D. F., Gangwisch, J., Grandner, M. A., Kushida, C., Malhotra, R. K., Martin, J. L., Patel, S. R., Quan, S. F., & Tasali, E. (2015). Recommended Amount of Sleep for a Healthy Adult: A Joint 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and Sleep Research Society. Sleep, 38(6), 843–844. https://doi.org/10.5665/sleep.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