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俞名醫師
去年12月,第一次帶小孩出國玩,去日本玩。原本是參加旅行團,結果只有我們家三個人報名,瞬間包團升級成像蜜月小團的模式。旅程中導遊兼司機小姐就開著一輛大休旅車載我們遊山玩水。
有一天旅程中,正在拉車前往景點中,車子裡瀰漫一股沉悶的安靜,謙謙突然開始唱起歌來:「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嘴,圓圓的身體,短短的腿...」伴隨著肢體舞蹈的動作。我坐在他的身旁,嚇了一跳,有興趣地聽完整首兒歌,手中一面快速用手機google查這是甚麼歌?謙謙唱完一遍後,感覺很得意似的(可能我也有稱讚啦),馬上重頭又唱了一次。
我嚇了一跳的原因是,我壓根兒從沒聽過他唱這首歌的任一個句子,也沒想到他能一字不漏,唱作俱佳地唱完整首兒歌。仔細回想,平常陪伴孩子的時間,其實是碎片化的、侷限特定時間的。孩子大部分學習的黃金時段,都是由學校老師代為承擔。孩子和我的連結,在上學送他去學校時中斷,到放學接他回家後,才又接續了起來。
還記得謙謙一兩個月大時,我在客廳照顧他,在沙發上他兩隻眼睛盯著我看,我走到東他看到東,走到西看到西。我當時還在心裡想說:「雖然不太能動,但是他該不會在看著我吧!」。沒想到到現在,啪一下,謙謙兩歲多了,能唱很多兒歌(遠超過我),問很多為什麼之類的問題(有的還很難回答),孩子的時間走得飛快!
應該很快就會上大學了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