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腦中風日
今天是10月29日,是「世界腦中風日」。腦中風是造成全球失能主因之一,世界腦中風組織訂定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腦中風日,以提升民眾對中風防治的認識。藉此,我想要紀念一下花蓮慈濟通過腦中風品質認證。
「腦中風照護」是醫學中心的臨床重心
醫學中心的臨床服務重心在「急、重、難、罕」的各種疾病,而花蓮慈濟的口號是「救腦、救心、救命」,因此「腦中風」的照護品質,完全符合一家標準醫學中心能力的指標。在院方的重視下,幫忙找人找錢,原本只有名號的腦中風中心,緩緩要開始運作了。
我們前前後後準備了兩年。從訂定發展計畫、核心團隊的專業能力、教育訓練,到我和余佳倫護理長負責的臨床照護指引、共享決策、病人衛教資料等,到後續趙俊明醫師和個管師負責的品質監測和指標分析。在準備照護品質認證的過程中,包含科部之間橫向的聯繫、急診綠色通道的建立、到院前緊急救護的教育、困難中風病人的會議,其實直接改善了中風病人的照護品質。漸漸地,我發現自己手中照顧的中風病人,良好預後的比率變高了,個管數據也顯示中風團隊的優化,確實對病人產生效果了!
成立腦中風團隊
影像醫學部高鴻文主任曾說: 「中風病人光是做好血管動脈取栓術是不夠的!在到院後的急診處置、運送、麻醉,以至於取栓術後的加護病房照護,方方面面,都要顧及得到,病人才會提高良好預後的機會。」他的肺腑之言,於我心有戚戚焉。一個腦中風團隊的建立,要感謝許多科部的協助,包含神經外科部、急診部、影像醫學部、麻醉部、外科加護病房、中醫部、復健醫學部、護理部、長照中心、藥學部、營養科、社服室等,沒有大家的協助,神經內科部無法完成這次的中風品質認證。
就像漸漸上緊發條的音樂盒,我相信腦中風中心運作會越來越流暢。現在我也比較有自信地能大聲說:「花蓮和台東的民眾,有一家可靠的後線醫學中心可以處理腦中風!」